四书 Four Books

  • 译本1
  • 译本2
  • 译本3
  • 译本4
  • The Chinese Classical works Commonly Called the Four Books
  • 出处
    《四书》
  • 出处
    The Chinese Classical works, Commonly Called the Four Books, Translated and Illustrated With Notes
  • 上下文
    此为《四书》全译本书名,无上下文
  • 上下文
  • 发表年代
    1828年
  • 译者名
    柯大卫 David Collie
  • 译者信息
    柯大卫(1791-1828)是19世纪初期伦敦会派往马六甲的传教士,英华书院第三任校长。主持英华书院期间,著译了十几种英译作品,培养了一批熟悉中西文化的学生。作为英语世界首部《四书》全译本,柯大卫在马六甲于1825-1826年间完成,标志着西方世界没有《四书》英文全译本的历史终结。
  • The Chinese Classics
  • 出处
    《中国经典》
  • 出处
    The Chinese Classics:with a Translation,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Note, Prolegomena, and Copious Index
  • 上下文
    此为理雅各对《四书》的总体概括,为书名,无上下文
  • 上下文
  • 发表年代
    186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也于2011年相继出版了理雅各的四书英译本。)
  • 译者名
    James Legge,理雅各
  • 译者信息
    理雅各 (James Legge, 1815-1897) , 苏格兰传教士, 英国汉学的开创者, 19世纪推动儒学向西方传播的重要人物。其耗时20年心血所编的《中国经典》 (The Chinese Classics) , 是中国“四书”古籍向欧洲传播的第一次大规模译介, 并且在“四书”的译本也成为理氏身后译者研究文献资料的重要信息资源。
  • The Four Books
  • 出处
    《四书》
  • 出处
    The Four Books
  • 上下文
    此为篇章名,无上下文
  • 上下文
  • 发表年代
    1992(在理雅各原著基础上,由杨伯峻译,经刘重德,罗志野校注,于1992年由湖南出版社出版发行, 重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 译者名
    杨伯峻
  • 译者信息
    杨伯峻(1909-1992),湖南省长沙市人,著名语言学家。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兰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华书局编辑、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等。代表译著有《列子集解》,《春秋左传注》,《论语译注》,《孟子译注》
  • The Four Books
  • 出处
    《大学》,《中庸》
  • 出处
    Higher Education, The Universal Order or Conduct of Life
  • 上下文
    以下是对儒家圣经“四书”里其中一部的新译,它被理雅各博士称为“伟大的学问”。这本《大学》也即“高等教育的方法”,与《中庸》即“普遍秩序或生活指导”,一起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孔子学说的教义手册”。
  • 上下文
    The following is a new translation of one of the four books in the Confucian Bible which has been translated by Dr. Legge as the “Great Learning”. This Ta Hsüeh (大学), the“ Method of Higher Education”,together with the Chung Yung (中庸), the“ Universal Order
  • 发表年代
    1936
  • 译者名
    Tomson 辜鸿铭
  • 译者信息
    辜鸿铭(1857—1928)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学贯中西,是首位独立完成《论语》《大学》《中庸》三部儒家经典英译的中国人。不同于理雅各等传教士,辜鸿铭翻译儒家经典的目的是要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和儒家思想。尽管精通西方文化,但辜鸿铭并不认为西方文化优于中国文化。他希望他的译介工作,能够改变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不公正态度,重新认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