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之一。用墨线勾勒描摹物象的轮廓,不设颜色。白描多用于画人物、花卉,着墨不多,气韵生动。白描源于古代的“白画”。一般运用同一墨色,通过线条的长短、粗细、轻重、转折等表现物象的质感和动势。白描流行于晋唐时期,宋代以后自成一格。晋代顾恺之(345?—409)、北宋李公麟(1049—1106)、元代赵孟頫(1254—1322)等擅长铁线描,唐代吴道子、南宋马和之等擅长兰叶描。白描也是文学创作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主要指用朴素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渲染,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古典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多有高超的白描手法。
白描画易纤弱柔媚,最难遒劲高逸,今观此图如屈铁丝,唐有阎令、宋有伯时、元有赵文敏可称鼎足矣。
(白描所描摹出的画作容易流于纤细瘦弱、阴柔妩媚,最难表现遒劲有力、高古飘逸的感觉,而今观赏此画,用笔好似弯曲铁丝一般[刚劲有力],唐代的阎立本、北宋的李公麟、元代的赵孟頫可称得上三足鼎立。)
指诗文辞藻华丽、描写详尽(与“简洁”相对)。西晋时期以陆机(261 — 303)为代表,在文学创作上出现了追求辞藻富丽、文思繁密的倾向。陆机的作品多用典故和对偶句,讲求精雕细琢,文辞繁复华美,同时也有不够清新流…
丹和青是中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早期中国画常用丹砂、青雘(huò)一类矿物颜料“勾线填色”,因而用“丹青”代指绘画。代表性的丹青作品有西汉马王堆一号墓帛画,北魏、隋唐时期的敦煌壁画等。后丹青逐渐为水墨…
绘画之道。有广狭二义:狭义指绘画的各种技法;广义则指画作中蕴含的文化理念、人格精神、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是“道”与“技”的完美融合。“道”决定画所要表现的思想主题、艺术法则和美学风格;画是“道”的具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