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有恒心和毅力,敢于知难而进。出自《列子·汤问》,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寓言故事。愚公年近九十,门前正对大山,出门需绕行很远。为了不受大山阻隔,他终年率子孙凿山移石,遭智叟嘲笑而不放弃,终于感动天帝派天神移走了大山。在历史语境中,它蕴含着对于愚与智、有限与无穷、人力与自然力、人道与天道关系的思考。唐宋以降,寓言中勇于面对和挑战困难并且持之以恒的内涵被发掘,自此“愚公移山”成为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代名词。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zēng)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在这世上最后的几年和剩下的这点儿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木,能把这大山的土石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你的脑子太顽固,顽固得不开窍,连寡妇、孤儿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我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增高了,还愁什么挖不平呢?”)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志之谓也。 (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讲述的都是立志。)
各奋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 (大家如果都立下愚公那样的志向,就可以搬走大山;人们都怀抱精卫那样的雄心,填平大海也不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