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文艺 | 专辑:第六辑

扬州八怪(

清代康熙(1662-1722)到乾隆(1736-1795)间,活跃于扬州一带的八位画家,其个性独特、画风怪诞,被称为“八怪”。一般指汪士慎(1686—1762?)、李鱓(shàn,1686—1762)、金农(1687—1763)、黄慎(1687—1768后)、高翔(1688—1753)、郑燮(1693—1765)、李方膺(1695—1754)、罗聘(1733—1799)等八,亦有其他说。他们多为失意官吏或无功名的文,借书画表现心中不平,作画不拘对正统画风,在题画诗、书、篆刻创作领域锐意创新,就卓著,被当视为“偏师”“怪物”,“扬州八怪”由此而得名。他们对近代画家如陈师曾(1876—1923)、齐白石(1864—1957)等产了很大影响。

引例
1

掀天揭地之文,惊雷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原不在寻眼孔中也。 (掀开天地奥秘的文章,如惊雷暴雨一般的文字,呵斥怒骂鬼神的论,自古及今未曾有过的画作,寻眼里原本就看不到的。)

引例
2

所惜同并举,另出偏师,怪以八名,画非一体。 (可惜的是,他们于同一起,师与主流画风不合,虽以“八怪”扬名,但他们的画作并没有形统一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