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本义为愚笨、呆傻、疯癫等,引申为痴迷、执著及为人处事上的怪诞、成癖、不通世务等。与世俗的精明算计相比,痴人一往情深,不计代价,形同呆傻,亦往往不追求功名利禄,不慕荣华富贵,与正统教条观念相违背。痴可用于痴情、痴言、痴行等,侧重于一派天真自然,纯任性情,特立独行,不惧世俗眼光。“痴”又为佛教术语,义同“无明”,谓愚昧无知,不明万法事理。佛教将贪、嗔、痴列为“三毒”,认为它们是诸恶产生的根源。
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有时踉跄行,人惊鹤阿师。可惜李杜死,不见此狂痴。
([贾岛]的诗其内在的骨像孟郊一样高耸,其才思之波涛如韩愈一样翻涌。有时走起路来踉踉跄跄,像是个清瘦如鹤的禅师。可惜李白、杜甫都死了,不能见到贾岛的狂放痴呆。)
云何为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什么叫“痴”?痴就是迷失心性,不明事理,妨碍正确的认知,因此是一切烦恼存在的依归及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