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文艺 | 专辑:第八辑

物色(

泛指各种自然事物的形貌。“”本义为牲畜的毛,引申指物体的颜,进而指景物、景。南朝刘勰(465?—520)在《文心雕·》中专门对自然景物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他认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自然景物作为审美对象能够引发们的创作冲动,从而发为文章。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要做到“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细腻描摹景物;也要“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情景交融。《昭明文选》中赋有“”一目,专门收录写景出众的作品。

引例
1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之动,心亦摇焉。 (四季不断交替,阴冷天气使沉郁而温暖阳光使舒畅;自然景物不断变化,也使得的心情随之波动。)

引例
2

延暮思,霜露逼朝荣。 (黄昏的景使愁思绵长,秋天的霜露让清晨的花草感到寒意逼近。)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