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文艺 | 专辑:第八辑

章表(

古代文体名称,是臣下感谢皇帝恩宠或向皇帝有所请求的文书。“章”用于谢恩,“表”用于陈请。两者从文体上说差别不大。南朝刘勰(465?—520)在《文心雕》中对写作章表提出的理想标准是:表意明确而不肤浅,陈述与析既精练又充实,合乎礼仪规范文字规范。

引例
1

秦初定制,改书曰奏。汉定礼仪,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请,议以执异。 (秦初设定制度,将上书改称上奏。汉朝设定礼制,将上书为章、奏、表、议四种,“章”用于谢恩,“奏”用于检举弹劾,“表”用于陈述请求,“议”用于提出不同看。)

引例
2

原夫章表之为用也,所以对扬王庭,昭明心曲。既其身文,且亦国华。章以造阙,风矩应明;表以致禁,骨采宜耀。循名课实,以文为本者也。 (推究章表本来的功用,在于回报颂扬朝廷恩德,表明内心衷曲。既要体现自身的文采,也要显示国家的荣耀。章是要送到朝廷的,风表达都要显明;表也是要进入宫廷的,骨文采也要出。按照章表的名称来考察其实质,要以文采鲜明为其要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