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文艺 | 专辑:第八辑

颂赞(

歌颂、赞扬美好的物、事物、功德、品行等,并弘扬其积极意义正面价值的文体。“颂”本指仪容,作为文体名称,有“描摹仪容”“颂扬”双重含义,意思是通过描写仪容状貌颂扬的德行;“赞”是赞美,用于对的功德或美好事物的赞美与评价。二者的共同点都是以歌颂赞美为宗旨,篇幅简短,句式整齐,多用文。南朝刘勰(465?—520)高度推崇颂赞文学的思想性教化功能,认为“颂”的对象已由神明、帝王扩展到普通,“颂”的范围已由国家大事扩展到一切美好事物;“赞”同有评价的功用,通过积极、肯定的评价可以提升赞美的意义。在中国文学中,“颂”“赞”不仅可以独立文,而且附着于各文艺、新闻作品,这些作品以歌颂或正面评价的方式,在中华思想文化中有承载传播正能量的功能。

引例
1

四始之至,颂居其极。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 (《风》《小雅》《大雅》《颂》表现王道衰的起始,代表着诗歌的最高意义,而《颂》在其中更具有终极的意义。“颂”是形容状貌的意思,指通过描述形容状貌来赞美伟大的德行。)

引例
2

原夫颂惟典雅,辞必清铄。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揄扬以发藻,汪洋以树义。 (推求颂文的写作,要求内容典美雅正,文辞清新明。铺叙描写接近赋,但不会到过浮夸的地步;庄重谨慎如铭文,但又不同于后者的规劝警诫。它是本着颂扬的宗旨来展开文辞,着眼宏大的内容来确立意义。)

引例
3

然本其为义,事奖叹,所以古来篇体,促而不广,必结于四字之句,盘桓乎数之辞;约举以尽情,昭灼以送文,此其体也。 (由“赞”的本义来看,它产于对或事物的赞美与感叹,所以自古以来,赞的篇幅都很短小,一定是用四诗句,长短在之间。简明扼要地讲清情由,明白鲜亮地结束文辞,这就是它的写作要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