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文艺 | 专辑:第九辑

铭箴(

古代文体名称,是用来针砭过失、褒扬美德并启发哲思的短文。“铭”指铭文,是刻在器物上用以记功颂德的短文,其载体的神圣性及其垂范后世的意图决定了铭文要有宏大雍容气度。“箴”指箴,是用以规谏劝诫的警语。“箴”的本义是防治疾病的针石,此有防范过失的含义。“铭”“箴”都有警示、激励、扬善戒恶的功能,南朝刘勰(465?—520)认为,这两种文体的共同处在于,所选事例要确切可靠,所说道理要经得起推敲,行文要做到简明而意义深远。

引例
1

铭者,名也,器必也正名,审用贵乎盛德。 (所以“铭”就是命名,察器物必须据其实质确定名称,审视功用重在增进美好的德行。)

引例
2

箴者,针也,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 (箴,就是针刺,用来批评过错、防止祸患发的文辞好比治病的石针。)

引例
3

夫箴诵于官,铭题于器,名目虽异,而警戒实同。箴全御过,文资确切;铭兼褒赞,体贵弘润。其取事也必核以辨,其摛(chī)文也必简而深,此其大要也。 (箴是官员在君王面前讽诵的,铭文是题刻在器物上的,二者的名称虽然不同,但用于警诫其实是一样的。箴的作用在于防范过失,所以行文要依靠事实、表达要确切;铭文兼有褒扬赞美的作用,此贵在局宏大、文字温润。它们所选取的事例都必须可靠经,得起推敲,行文一定简明而意义深远,这是写作箴与铭文的基本要求。)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