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文艺 | 专辑:第九辑

诔碑(

古代文体名称,是为有一定就或德行的逝者撰写的篇幅短小的誉美性传文。“诔”主要叙述逝者的德行,表达作者的哀伤,通文写作;“碑”是刻在石碑上的文辞,一般两部:前半简要叙述逝者的平,后半文赞美逝者的功品德。南朝刘勰(465 ?—520)认为,诔碑立传的对象,已经由帝王逐渐延及普通,立传的目的是让逝者的精神永远不朽。其写作要求是,记载事迹要如实,应有所选择;评述德行较虚,可以多加誉美。诔文碑文是者缅怀逝者的情感需求,满足每个追求不朽的心理需求,也有弘扬美德、激励后的意义,此要避免轻率为文、简单臧否。

引例
1

诔者,累也;累其德行,旌之不朽也。 (“诔”的意思是积累,就是罗列逝者的德行,加以表彰而使之永垂不朽。)

引例
2

夫属(zhǔ)碑之体, 资乎, 其序传(zhuàn), 其文铭。 (写作碑文,须有家的能。它前面的叙事相当于传,后面的文相当于铭文。)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