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文艺 | 专辑:第九辑

哀吊(

古代文体名称,用于哀悼死者或对遭遇不幸者表示慰问。“哀”的意思是哀悼、哀悯,最早用于哀悼夭折短寿的,后也用于哀悯身遭不幸的或不幸的事;“吊”的意思是凭吊,是对逝者表达追思或对遭遇不幸之事的国家等表示慰问。从哀吊对象说,“哀”一般用于当下的或事,而“吊”用于古。从文体上说两者区别不大,略相当于今天的悼词,属于应用文,有些可以视为悼亡、怀古的抒情散文。刘勰(465 ?—520)在《文心雕》中指出,哀辞重在表达对未及立德建功者的痛惜之情,此不必追求辞藻;吊文多用于缅怀古寓一定褒贬评价,具有感怀的特点。这些见解对于今天的散文写作仍有指导意义。

引例
1

奢体为辞,不哀;必使情往会悲,文来引泣,乃其贵耳。 (以浮夸文风写作哀辞,虽然华却不会使哀伤;一定要让所抒之情出于内心悲痛,写出的文辞使悲泣,这是可贵的作品。)

引例
2

夫吊虽古义,而华辞未造;华过缓,化而为赋。固宜正义以绳理,昭德而塞违,割析褒贬,哀而有正,无夺伦矣。 (“吊”的意义虽然很古,但写得华是后来的事情;华而节奏弛缓,就演变为“赋”了。应该端正意义而斟酌事理,彰显美德而防范过失,辨析善恶而加以褒贬,表达哀情而内容纯正,这样就不会违背吊文的写作原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