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文艺 | 专辑:第八辑

情兼雅怨(

诗歌既表达了诗的怨情感,又不违背雅正的审美标准。这是南朝著名文学理论家钟嵘(?—518?)提出的评判诗歌好坏的标准之一。钟嵘从艺术角度评价曹植(192-232)的诗“情兼雅怨”,其意强调诗歌要抒发诗内心的怨,但这种情感的宣泄一定要适度,符合雅正标准。对于“雅怨”的具体解释,存在不同看:一种认为“雅怨”就是“雅正之怨”,重心在“怨”,说曹植的诗虽然抒发了受压抑的怨,但诗风温厚平,符合“雅”的要求;另一种认为“雅”“怨”是并立的概念,说曹植的诗同兼有雅正与怨两种艺术特点。不管哪种理解,钟嵘的“情兼怨雅”说,既是对陆机(261—303)“诗缘情”理论的发展,也是对传统诗歌理论“发乎情,止乎礼义”所作的进一步说明。

引例
1

魏陈思王植,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 (魏陈思王曹植的诗可以溯源于《诗经》中的国风,气度极高,文采华繁茂,情感兼具雅正与怨,文采与内容统一,光辉灿烂超越古今,卓然独立而不与众为伍。)

引例
2

《国风》好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骚》者,可谓兼之矣。 (《 国风》虽然描写爱恋情,但是并不放纵;《小雅》虽有怨恨与批评,但并不煽动作乱。至于屈原的《骚》,可以说兼有《国风》《小雅》的美。)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