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恒常性。世间万物皆因缘和合而生、离散而灭,并不存在一个恒常不变的本质作为其同一性的根据。佛教又将“无常”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叫“相续无常”,指生命个体缺乏诸如灵魂等不随生死变异的本质,仅有表面上的相续相似性;一个叫“念念无常”,指一切缘起的事物随心念刹那间生灭变化。
身亦如是,但皮骨相持,随心风转,念念生灭,无常空寂。无有作者,无骂者,亦无受者,本末毕竟空故;但颠倒虚诳故,凡夫心著(zhuó)。
(身体亦是如此,它仅仅是皮囊与骨架相依持存,实际随着心念像风一般飘转,在念念间生灭不断,没有恒常的本质,空寂无物。既无所谓造作的人,也没有责骂或受到责骂的人,因为他们终究不实在。然而,由于把虚妄的事物错当成了真实,凡夫才对此本来不实在的东西有所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