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指众生身心受到扰乱而产生的迷惑、苦恼等精神状态。烦恼实质上是由错误认识所导致的精神上的自我束缚。凡夫在迷惑状态下,由于将自我妄执为实有,对事物产生贪恋,而以此为驱动力的种种行为,将产生业力并导致轮回。烦恼由此被视为束缚。最基本的烦恼有贪、嗔、痴三种,俗称“三毒”。佛教对烦恼有极其精微的分类,认为只有通过辨识烦恼,并一一对治,才能解除迷惑苦恼的状态。
“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故名烦恼。
(“烦”就是身心受到干扰,“恼”就是心智产生惑乱,它们烦扰惑乱了众生的身心状态,所以称之为“烦恼”。)
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汝等当知自己心灵,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圣齐同,应用无方。
(个体的心识、不论觉者还是众生、智慧还是烦恼,它们仅仅名称有别,指的实是同一个东西。你们应当明白自己的心灵,从身体上而言无所谓断灭或恒常,其本质也没有垢净之分,它本来就是纯粹圆满的,凡夫与圣贤在这一点上没有差别,其功用无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