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指隐讳含藏,“显”指鲜明显扬。作为文艺术语,它们指诗文创作过程中,有些事理须要隐讳含藏,有些事理须要鲜明显扬,体现在语义和文辞上,则或含蓄或显豁,理想的艺术境界是隐显有度。文辞含蓄,语义隐讳,并不是晦涩难懂,而是耐人寻味;文辞明白,语义显豁,也不是直白外露,而是明确清楚。从普遍意义来讲,“隐”与“显”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可以互相转变流动的辩证关系,其间体现“道”的变化。
四象精义以曲隐,五例微辞以婉晦,此隐义以藏用也。故知繁略殊形,隐显异术,抑引随时,变通适会,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
(《周易》中的四种卦象,道理精深而曲折隐晦,《春秋》中的五种记事条例,其文辞细微而婉转含蓄,这是用含蓄隐微的意义来暗含文章作用的例子。因此可知繁和简有不同的面貌,隐与显有不同的表达方法,或压缩或加以发挥要根据当时的要求,写作上的变化要适应不同的情况,用周公、孔子的言论来检验,那么写文章就有了师法了。)
窃惟《中庸》一篇,圣贤之渊源也,体用隐显,成己成物备矣。
(我个人认为《中庸》这一篇文章,是圣贤思想的本源,它的本体、作用或含蓄或显扬,成就自己、成就外物的方法都齐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