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文艺 | 专辑:第九辑

赤子之心(

本义指婴儿未经世俗染污的纯洁心灵,也指仍然保有的婴儿般的赤诚真心,那种在功世界里仍能坚守的初心。在政治伦理领域,它指善良的真心本性,主要是推己及的恻隐之心或者是童真一般的尚实求真品;在文艺创作与审美领域,它主要指具有丰富情感美好纯真理想的童心,是超越了一切功心、尘俗气息以及过于理、缺乏审美情趣的心理状态。它既是古推崇的理想的一种表征,也是文艺作品中美好物形象塑造的一种型。

引例
1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chài)虺(huǐ)蛇不螫(shì),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之至也。知,知曰明,益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含有深厚德性,比得上初的婴儿。有毒的虫蛇不会叮咬他,猛兽不会伤害他,凶禽不会捕捉他。他筋骨柔弱但拳头握得很紧,不知道男女交合但殖器却能勃起,这是精气充足的缘。他整天号哭但是嗓子不沙哑,这是元气的缘。理解醇的道理,就懂得了恒,懂得了恒,就可称为明。纵会有不祥,精气任由望支配就是逞强。事物过于强盛就会衰老,这叫不合自然道,不合自然道就会很早衰亡。)

引例
2

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有德行的,是能保持婴儿般天真纯朴之心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