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MBASES
和睦而不顺从于流俗。早期儒家的《中庸》《荀子》等文献中都提到“和而不流”的观念。儒家倡导人与人之间有序、和睦的关系。但如果一味追求与人和睦,则容易出于人情关系的考虑而丧失对道德原则的坚守,以致同流合污。因此儒家强调要在保持和睦关系的同时,始终坚守道德原则。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礼记·中庸》) (君子能与人和睦相处而不顺从于流俗,是刚强的表现。)
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 (《荀子·乐论》) (音乐对人的影响很深,感化人的速度也很快,因此先王谨慎地创制乐章。音乐中正平和,则民众和睦而不顺从于流俗;音乐肃穆庄严,则民众整齐划一而不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