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诗歌创作臻于自然天成的妙境。是由晚唐诗人司空图(837—908)提出的诗学批评术语。这一观念源于道家崇尚自然的美学观,堪称中国文艺理论的精髓。司空图以“妙造自然”作为审美理想与追求,并将“自然”列为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之一。“妙造自然”既是诗人所创造的一种自然美的境界,也是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对自然美的自觉追求。“妙造”二字,与西方美学传统的“摹仿”理论形成了鲜明对比,强调了艺术家与自然万物生命既有同一性又有超越自然万物生命的主体创造精神。
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作品生气活力超然远出,绝无丝毫刻板死灰。已是臻于自然天成的妙境,谁还能够加以剪裁?)
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在绘画技法之中,水墨画法是最上层的一种。它发端于水墨的自然质性,却成就了天地造化的神奇。)
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
(凝聚心神,自由畅想,对自然之美的体悟达到绝妙境地,忘记了外在世界, 也忘记了自身,脱离形体的束缚,抛弃知识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