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一定是先正常吃饱,然后再讲求口味。墨子(前468?—前376)主张节约和实用,反对文饰,认为过多的文饰既浪费劳动力,又浪费原材料。他提出先解决温饱,再满足审美。墨子并不是排斥美,也不是不会欣赏美,只不过他以实用性、功利性作为衡量美的标准,认为凡是不实用的、只讲究形式华丽的都不是真正的美。儒家强调文质彬彬,将形式美与内容实质同等看待;而墨子则强调先质而后文,也说明了审美与实用的关系。
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所以食物一定是先吃饱,然后再讲求口味;衣服一定是先能正常穿得暖和,然后再讲求漂亮;居所一定是先能正常住着安稳,然后再讲求享乐。)
古有无文者得之矣,夏禹是也。卑小宫室,损薄饮食,土阶三等,衣裳细布。当此之时,[ 黼 ] 黻无所用,而务在于完坚。
(古代不讲究文饰的人明白这个道理,夏禹就是这样的人。他住的房屋又矮又小,他的饮食也是一减再减,土筑的台阶只有三级,他的衣服是用碎布缝 制的。在夏禹那个年代,华美的样式基本派不上用场,人们追求的只是务必完好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