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专辑:第十辑 | 学科:文艺

疏野(

洒脱不羁,真率自然。是唐代司图(837—908)提出的二十四种诗歌风之一,也是非重要的古典美学范畴。“疏野”所映的实际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自由疏放的状态,即任由本心本性与外物遇合,不刻意选择外在景与素材,不刻意运用某种手、技巧,不精雕细刻、复推敲。为文如为,洒脱不羁,率真豁达,质朴自然。作为一种诗歌风创作心态,“疏野”并非任性、随意没有章,而是求摆脱先入为主的念甚至是潜意影响,但是前理解结构、审美经验积累等依然会对创作起一定作用。它不仅代表一种自然冲淡疏旷的美学风,还表现了一种胸怀万物而又超然物外的存状态与境界

引例
1

情性疏野曰闲。 (诗歌表现诗洒脱不羁、率真自然的性情称之为“闲”。)

引例
2

惟性所宅,真取弗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诗歌寄托情性,放任真性不加约束。心能控驭万物而意象自然宏富,表现自然真率当可预期。在松树下建造茅屋,摘下帽子自在读诗。只知道日出日落,哪管它何何世。但求心情舒畅,为何非要有所作为。就像这样顺任天性,便能获取疏野的意趣。)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