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依赖。出自《庄子·逍遥游》。庄子(前369?—前286)认为,人和事物的存在无法脱离其所处的境遇,因而总会受到各种外在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即有所“待”。但人的心灵能够超越其所处的现实境遇,不为外物所束缚、牵累,从而达到一种自由、无碍的境界。这即是心的“无待”状态。
若夫(f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wū)乎待哉!
(如果能顺应天地的法则,驾驭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而悠游于无穷的境域,他还有什么需要依赖的呢!)
自此以下至于列子,历举年知之大小,各信其一方,未有足以相倾者也。然后统以无待之人,遗彼忘我,冥此群异,异方同得而我无功名。
(自此以下至于谈到列子之处,依次列举年岁与见识大小不同的角色,他们各自信从自己的认识,不足以相互胜过对方。然后统帅以无待之人,遗忘彼我的分别,暗中统合众多的差异,差异的各方都有所得而我不显露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