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倒悬的状态(县:“悬”的本字)。也作“悬解”。出自《庄子·养 生主》。庄子(前 369 ?—前 286)认为,人们往往站在自我立场上去看待他者,因而按照自己的标准形成对他者、对世界的成见,让自己的心处于某种执着的情绪或状态之中。在庄子看来,这种执着于内心成见的状态,就好像心被捆缚倒悬起来。而破除内心的成见,解除心被倒悬的状态,即是所谓的“县解”。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正该来时,老子应时而生;正该去时,老子顺时而死。安于时命而顺应变化,悲哀和欢乐就不能进入内心,古时候称这样做是天然的解除倒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