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晓天对人的意义。在中国古人的思想中,“天”具有不同含义,以不同的方式对人事发挥着不可抗拒的影响。因此,“知天”就成为人们在天的影响下,把握自我与生活世界的关键。由于“天”的含义及天人关系的复杂性,“知天”也有着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如孟子(前372?—前289)认为,应通过充分实现天赋的善端来“知天”;荀子(前313?—前238)则认为,在礼的规范之下恰当地满足天生的身体官能的需求即是“知天”。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言:“能做到尽心的人,能知晓其本性。能知晓人的本性,则能够知晓天。保持自己的本心,培养自己的本性,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无论短命长寿都不改变,修养身心以等待上天的安排,这就是确立天命的态度。”)
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其生不伤,夫是之谓知天。
(人们的行事都治理得当,对身体官能的供养也很适当,人的生命不受伤害, 这就可以称得上“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