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明事理,创造形象,穷尽情性,描摹事物。指五言诗歌的写作手法。“指事造形”是形象地描写,对于景物、人物等,能传达外在的形貌特征,做到形似,令人、物如在目前;对于事理,能清楚准确地给予描述。“指事造形”与“穷情写物”密不可分。“穷情”,一方面指诗人写作需倾注激情、热情、深情,托物寄情,唯有用情,方能写出感人的作品;另一方面,“穷情”也指努力穷尽事物之情,探究、揣摩人物、事物、景物的情态物理,如此方可写出神韵,而不致流于表面形似。“指事造形”与“穷情写物”相结合,就能使诗歌具体可感、生动传神。南期诗论家钟嵘(?-518?)在《诗品》中认为五言诗相对于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善于运用这一手法。他对南朝流行的五言诗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推动了五言诗的发展。
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 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邪?
(五言诗在各种诗体中居于首位,是众多作品中最有审美意味的。所以说它合乎流行的审美风气,难道不是因为它是指明事理、创造形象、穷尽情感、描摹事物最为详尽恰切的一种文体吗?)
凡作诗,须知道紧要下手处,便了当得快也。其法有三:曰事,曰情,曰景。
(凡是作诗,必须知道在最关键的地方下手,就能干脆快速写成了。其方法 有三个:事理、情感、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