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专辑:第十一辑 | 学科:哲学

大人(

”最初指统治者或社会地位尊崇之,与“”相对。后也用的德行高下来界定“”与“”。德行高尚者被称为“”。不同学派对“”的德行有着不同的理解要求:儒家认为,“”能够坚守礼所承载的道义,不受外在诱惑的牵累,不为益所动;道家主张,“”能行无为之事,克服世俗礼的虚,合乎至高的道。

引例
1

子墨子曰:“今者王公为政于国家者,皆国家之富,民之众,刑政之治。 (墨子说:“如今王公大国家,都追求国家的富裕,民的众多,政治清明。”)

引例
2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引之而已矣。心之官思,思得之,不思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而已矣。 ([孟子]说:“耳目等器官不能思考,而被外物的表象遮蔽。耳目与外物相接触,就会被其引向歧途。‘心’这一器官能够思考,思考便能有所得,不思考便无所得。这是天赋予我的。先确立心作为大者的官能,如此不会被耳目之官的望遮蔽。这就是了。”)

引例
3

知大备者,无求,无失,无弃,不以物易己也。己而不穷,循古而不摩,之诚。 (知道最完备的,无所求取,无所丧失,无所舍弃,不以外物改变自己。求自己而不穷尽,道而不矫饰,这是的诚实。)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