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专辑:第十一辑 | 学科:文艺

工尺谱(

中国传统的记谱方之一。由唐代半字谱,经宋元俗字谱,发展为明清工尺谱,以“工”“尺”等十个汉字为符号记写唱名,其中“上、尺、工、凡、六、五、乙”个字别对应现代简谱中的“1、2、3、4、5、6、7”。工尺谱曲前标明调名,以确定每个的实际高,用符号标记表示的强弱值。但是,工尺谱记录的是旋律当中的骨干,只能保留旋律的主要特点框架,而且各地及历代使用的工尺谱也不尽统一,此,根据谱子唱奏往往不是很精确,有较大的伸缩性。这种特点也为传统艺身传口授、创造性发挥留下了艺术间。

引例
1

今教坊所用上七(kǒnɡ)、后二,以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勾、合十字谱其声。 (现在教坊所使用的筚篥,上面有七个孔,后面有两个孔,用“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勾、合”这十个字记录其曲。)

引例
2

声:各调之中,度曲协,其声凡十,曰: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勾、合,近十二雅律。于律吕各阙其一,犹雅之不及商也。 (庄重典雅:各曲调中,谱写曲、协声,所用的声有十个,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勾、合,近似于的十二律,在律、吕两中各缺一个,犹如中没有商声。)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