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自我,常与“人”“彼”相对。“己”“我”的概念,是对自己、自我的指称,有时也包含着主体的意愿。“己”“我”对自身的界定,标志出了人己、彼我的界限。自己与他者的区分,是秩序建构的重要方面。但过于强调自我、为自我的利益考虑,容易导致自己与他者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因此,有人主张应推己及人,以同情的方式实现对他者的关照;也有人提出应舍弃自我或彻底打破自己与他者的界限。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教导可以让我终身奉行呢?”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他人。”)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孟子说:“杨朱选择为自我考虑,拔下自己一根毛发而有利于天下,都不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