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专辑:第十一辑 | 学科:文艺

律诗(

诗体名称。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律诗就是律诗,指讲求律、有严谨形式要求的诗歌;狭义的律诗指五、七绝句之外的律诗,包括五律诗、七律诗、五排律、七排律等。上古代的诗歌律是自然的,没有严的规范。南朝出现了永明体,又称“新体”,开始讲求用规范。初唐,经过文的创作探索,诗歌律逐渐定型,依据律写作的诗被称作“今体诗”,也称“近体诗、律诗律诗” 。律形之前的诗以及后创作的不依据律创作的诗,被称作“古体诗”。律诗的显著特征有点:一是齐句式,每句五字的称五,每句七字的称七等;二是押平声,偶数句的末字为脚;三是五、七律诗全诗八句,属四联,依次为首、颔、颈、尾联,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四是诗中用字依据平仄规律排列,同一诗句中的字的平仄须交错相间,同一联上下两句之间的字平仄要相对,两联之间的平仄要相黏。超过八句的五排律、七排律等律诗,相当于在首、尾联中间增加对仗的联。律诗形式整齐,,富有节奏感,是中国古代诗歌最重要的体式之一。

引例
1

,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谓之为律诗 (唐代立国之后,官学大为振代累积下来的诗文中,擅长创作的交替出现。而且有沈佺期、宋之问这些钻研练,他们创作的诗歌词句诗意精当贴切,声又妥帖顺畅,而被称作律诗。)

引例
2

沈佺期、宋之问,唐律诗之祖。此诗虽无绝高处,平正整妥。 (沈佺期、宋之问,是唐代律诗的鼻祖。这首诗虽然没有特别绝妙的地方,但是诗意平中正,律整齐妥帖。)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