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贵为天子,也必有其尊崇的对象。“尊”本指比天子更尊贵的人或事物,引申指被天子尊崇的人或事物。天子尊崇的对象包括父兄、祖先、法度以及具有神圣性与终极意义的“天”等,最终归于德行或道义。天子之位至尊,但并不构成居位者至尊的依据。其至尊的依据在于德行或道义,即德行相称或符合道义,如此则可尊敬,否则不可尊敬。故天子也要有所约束,也要和平民百姓一样以修身为本,使自己具备相应的德行,言行符合道义。这是中华民族注重德行、崇尚道义精神的典型体现。
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
(虽然贵为天子,也必然有他应当尊敬的人,这是说他有父亲;必然有先于他出生的人,这是说他有兄长。到宗庙里祭祀,致以恭敬之意,是表示没有忘记自己的亲人;修身养心,谨慎行事,是因为担心因自己的过失而辱没先人。到宗庙祭祀、表达敬意,神明就会现身享受。)
德宜君人,然后贵从之。故贵爵而贱德者,虽为天子,不尊矣。
(只有德行适合担任民众的君王,才能获得尊贵的地位。所以只看重爵位而轻视德行的人,即便当了天子,也不会尊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