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专辑:第十一辑 | 学科:文艺

五律(

律诗,是中国古代律诗的重要体式之一。其基本形式为八句四,每句五个字。六、八乃至更多的五长律,也属于五律五律的写作有修辞两方面的要求。律体现为平仄声调五律约有四种基本句式,平仄交错,按照黏对规安排字句,在偶数句押,一般押平声。修辞体现在对仗起承转合的章上,八句首、颔、颈、尾四联,中间的颔、颈两联对仗。五律是五诗中最精密的形态,将律之美修辞之美融合在一起,整体节奏流畅、浑融,具有中正平艺术审美效果。唐朝的五律就最高,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另外,从唐代至清代,六或八五律一直是科举考试的必考项目,被称作试帖诗。这也充证明了五律中国古典文化中的重要性。

引例
1

律体,极盛于唐。要其大端,亦有二:陈、杜、沈、宋,典精工;王、孟、储、韦,清闲远,此其概也。 (五律诗,在唐代达到极盛。总结其主要特点,有两种风:陈子昂、杜审、沈佺期、宋之问的诗,典雅、华、精致、工稳;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的诗,清新、、悠闲、高远。这是唐代五律的大致情况。)

引例
2

律,阴铿、何逊、庾、徐陵已开其体;唐初研揣声,稳顺体,其制乃备。神之世,陈、杜、沈、宋,浑金璞玉,不须追琢,自然名贵。开、宝以来,李太白之明,王摩诘、孟浩然之自得,道扬镳,并推极胜。杜子美独辟畦径,寓纵横排奡(ào)于整密中,应包涵一切。终唐之世,变态虽多,无有越诸家之范围者矣。 (五律诗,阴铿、何逊、庾、徐陵这些诗已经创制了体式;初唐诗钻研揣摩声,合理安排结构及气五律的体制就完备了。神间,陈子昂、杜审、沈佺期、宋之问的诗作,如同还未冶炼的金块、还未雕琢的玉石,不需要追求雕琢,自然就很名贵。开元、天宝以来,李白的诗明净美,王维、孟浩然的诗自然舒适,他们的诗歌向不同的方向发展,都达到了极致水平。杜甫的诗独辟蹊径,在整齐缜密中有矫健奔放,所以能涵盖所有的风。整个唐代,五律变化虽多,但都没有超出这位诗的范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