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专辑:第十一辑 | 学科:文艺

现量之美(

中国古代诗学术语。指自然、不假思索、不掺杂虚妄的审美思维。“现”是当下的意思,“量”是量度、判断标准的意思。“现量”本是佛教明学术语,指的感觉器官对客事物的直接映。佛教认为对客世界的直觉心理是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的主应。王夫之 (1619—1692) 将这一术语运用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中,意在说明古诗中的“长河落日圆”“隔水问樵夫”之的审美意象,都是诗对审美对象直接照、自然的产物。此,“现量之美”实际上就是一种即景会心、直接感会神到、“不涉理路,不落”的直觉之美。

引例
1

若即景会心或“推”或“敲”,必居其一。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长河落日圆”,初无定景;“隔水问樵夫”,初非想得。禅家所谓“现量”也。 (如果直接照景物而心领神会,那么或是用“推”或是“敲”,二字必用其一。依凭自然景物与直觉情感,自然就会达到灵巧神妙之境,哪里还需要费心斟酌呢?“长河落日圆”最初描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景象,“隔水问樵夫”也不是靠思索得来的诗句。这种表达应该就是禅宗所说的“现量”吧!)

引例
2

家辋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二者同一风味,得水乳调,俱是造未造、化未化之前,现量而出之。 (王维的诗中有画的意境,画中有诗的情感,他的诗与画具有相同的风趣味,此能够水乳交融,都是在艺术形象情感产之前由感官直接感知而得到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