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清静无为、沉默寡言的外表。它多是长期专注于探索高深、玄远、新奇问题的人所特有的神态、行为方式等。在南朝刘勰(465?—520?或532?)的《文心雕龙·隐秀》篇中,它特指蕴含深远意义、深沉情感而又平淡朴实的文字,或指于平淡朴实的文字中蕴含不同寻常的思想感情的风格。后来由此演变为一种类似于西方文论中“冰山原则”“零度介入”的写作方式,追求一种表面看来波澜不惊实则蕴含丰富、回味悠长的审美效果。
且人君以玄默为神,澹泊为德,今乐远出以露威灵,数(shuò)摇动以罢(pí)车甲,本非人主之急务也。
(况且,君主本应保持清静无为的精神状态,坚守淡泊的德行,而像现在这样因为爱好远游、显露声威,屡屡兴师动众而使车骑兵士疲劳困倦,这本不是君主着急要做的事情。)
夫立意之士,务欲造奇,每驰心于玄默之表;工辞之人,必欲臻美,恒溺思于佳丽之乡。
(那立意深远的人,务求有新奇的构思,常在沉静寡言的外表下掩藏着奔驰的思绪;工于言辞的人,一定想要达到完美的境界,经常沉浸在辞藻华丽处反复琢磨。)
必有明圣之君,躬修玄默之道,保和性命,契合始初,然后斯祥可得而致。
(必定有圣明的君主,践行清静无为的治国之道,让百姓能够保全心性、和顺身心,符合天地创生化育万物的本心,然后才可以得到这样的祥瑞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