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文艺 | 专辑:第十二辑

洞性灵之奥区(

(儒家经典)洞察心灵最奥秘的地方。经典之所以经典,是为它在很多方面都起到了典范作用。南朝刘勰(465 ?—520 ?或 532 ?)在《文心雕·宗经》中专门讨论了儒家经典的特点及就。经典承载着儒家思想,在道德教化方面的作用尤其显著。刘勰指出儒家经典洞悉性,深入探究了微妙隐秘的心理活动,深刻掌握了文章的根本与精髓。这个看的“性灵”与文章写作相关联,很有创见,为后世倡导文章抒发性灵点开了先河。

引例
1

“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纪。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 (所谓经书,都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不可磨灭的伟大教导。经书取于天地的变化,征验于鬼神的功效,参究万物的秩序,制定间的纲纪。经书洞察心灵的奥秘,穷尽文章的根本与精髓。)

引例
2

盖惟经学性灵,无性灵不可以经学经学为词章者,董、贾、崔、蔡之流,其词章有根柢,无枝叶。 (大概一个只有深通经典学说可以与他谈论性灵,而如果一个不具备性灵也无与他谈论经典学说。所以依据经典学说来写作辞章的,如董仲舒、贾逵、崔骃、蔡邕这些,他们所作的辞章是有根基的,而不是细枝末叶。)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