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都喜悦于自己志向、愿望的实现,但又不厌烦、违背仁义之道。每个人都有很多想法和欲望,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倘若全都得以畅快满足,必然有违背公共道德之处并导致社会冲突。《礼记·乐记》提出这一命题,是以《大武》(表现周武王伐纣的音乐)为对象对音乐功能所做的阐释。《大武》表现了周武王(?—前 1043)讨伐商纣王(?—前 1046)的战争经过。周武王伸张了自己的志向,但他的行为并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是为了天下黎民铲除暴君,施行仁义之道,重建太平盛世。故《大武》的演奏,可以鼓舞君子向善,劝勉小人反思,起到很好的教化作用。
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不私其欲。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故曰:生民之道,乐为大焉。
(各人都喜悦于自己志向、愿望的实现,但又不厌烦、违背仁义之道,完全遵循仁义之道,而不满足于一己私欲。因此《大武》的音乐,随着感情的外露,内心的仁义也得以确立;随着音乐的终结,也显示了道德的尊崇,君子听了喜好善行,小人听了反思过错。因此说:教养民众的方法,以音乐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