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花朵过多,就会妨碍枝条(失去整体配合的美感);人体肥胖过度,就会损害骨骼(感受不到骨骼支撑的力度)。语出《文心雕龙·诠赋》。南朝刘勰(465 ?—520 ?或 532 ?)以此为喻,说明形象、声音、色彩等元素都是为表现文章情志服务的,如果过度使用技法、堆砌辞藻来模拟事物的形象、声音、色彩,或刻意营造形象、声音、色彩之美,就会破坏文章条理和内容表达。刘勰针对齐梁时期重视辞藻、讲求声律、追求形式主义的文风,阐明了情采一体、根据内容表达需要组织文辞的创作原则,同时指出过度追求辞藻和文章技法不仅会损害文章的主题和内容表达,而且也不会有真正的形式美。
然逐末之俦,蔑弃其本,虽读千赋,愈惑体要。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贵风轨,莫益劝戒。
(然而,有些只追求文采的人,轻蔑地抛弃作赋的宗旨,虽然他们读了上千篇的赋,但对于赋的文体特点和基本要求只会更加困惑。结果就像太多的花朵妨碍了枝干,过于肥胖损害了骨骼一样,所写的赋无助于风教与法度,也无益于勉励和鉴戒。)
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事以明核为美,不以 [ 深 ] 环隐为奇。
(语言运用以简洁明了为能事,不以繁富华丽为技巧;事理分析以明晰可靠为美妙,不以曲折隐晦为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