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器物的四种工艺。“切”指加工兽骨,“磋”指加工象牙,“琢”指加工玉石,“磨”指加工石料。古人常用兽骨、象牙和各类石料来制作器物,这些原始的材料必须经过“切磋琢磨”的加工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从《诗经》开始,古人就用器物加工的过程来比喻人的道德学问的养成,认为人同样需要经过相互间的“切磋琢磨”才能成就精深的学问和美善的德行。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经》写道:“看那淇水之畔深曲之处,菉草和萹竹茂盛。言行优美的君子,如骨之见切,如象之见磋,如玉之见琢,如石之见磨。其人庄严、宏大,其德行显赫、著名。言行优美的君子,始终不会被遗忘。”“如骨之见切,如象之见磋”,是说学习讨论。“如玉之见琢,如石之见磨”,是说自我修养。“其人庄严、宏大”,是说其神情严肃谨慎。“其德行显赫、著名”,是说其有庄重的仪容。“言行优美的君子,始终不会被遗忘”,是说君子高尚的德行极尽美善,百姓不能忘怀。)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纵,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有而喜好礼。”子贡说:“《诗经》写道‘如骨之见切,如象之见磋,如玉之见琢,如石之见磨’,这就是指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啊,已经可以开始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个说法,你能知道与之相关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