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文艺 | 专辑:第十二辑

身与时舛,志共道申(

诸子百家的思想虽然不合宜,但他们的抱负在其著作中得以表达,并随其思想的传承而不断得以发展。语出《文心雕·诸子》。该语指出,圣贤之外的诸子百家,他们也同样领悟到宇宙世的根本道理,他们的思想具有前瞻性,虽然难以为所理解、接受运用,但会被后不断认阐发,其高远的志向亦得以间接实现。南朝刘勰(465 ?—520 ?或 532 ?)由此高扬了文章在思想文化传承方面不可或缺的意义,同勉励们不要急功近,要能够忍受不逢的寂寞,具有“功不必在我”的胸怀神圣的使命意。此语将司马迁(前145或前 135 ?—?)的“发愤著书”说作了积极的表达,对文学士强化文章念有极大推动作用。

引例
1

嗟夫,身与舛,志共道申,标心于万古之上,而送怀于千载之下。金石靡(mǐ)矣,声其销乎! (唉,诸子百家的思想虽然不合宜,但他们的抱负在其著作中得以表达,他们的思想高出于万代之上,他们的情怀流传到千之后。金石可能消亡,但诸子的名声怎会消逝!)

引例
2

驰心于万古之上,寄怀于千载之下,庶垂道见志,悬诸日月。 (鬻子的神思驰骋于万代之前,而他的情怀长存于千以后,鬻子希望他所说的根本道理与久远志向,宛如高悬的日月一样永恒。)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