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文艺 | 专辑:第十二辑

乐和民声(

民众的声。儒家学说证对待“”与“”的关系,认为它们是共同维系国家安定、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用于约束别,“” 用于与融通。“民声” 主要突出“”的功用。照声发自内心的原理,民众的声各不相同,说明其内心活动多种多样。境况不同、声各别的,其情感与感受必定会不一致。如果用来加以调,那么,活在不同境况下的受到同样的熏陶,由于的感召影响,大家的情绪一定会趋于稳定,从而形社会体的

引例
1

礼节民心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刑政,四达而不悖,王道备矣。 (用礼仪节制民众的想,用民众的声,用政令推行礼,用刑罚预防奸邪。礼仪、、刑罚、政令,这四个方面都畅行无阻而不冲突,那么以仁义治理天下王道就完备了。)

引例
2

无怨,礼至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之谓也。 如果最大程度发挥作用,民众就不会有怨恨;礼教如果最大程度发挥作用,民众就不会有争斗。所谓用拱手礼让就可实现天下治理,指的就是推行礼教化。)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