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时代的音乐祥和欢乐。儒家的礼乐观和乐教思想认为:音乐产生于人心,人心又能被音乐感动。国家政治稳定的基础在于人心安宁祥和。如果社会太平、世道安稳,人们的情绪自然就会安宁快乐,这样的情绪情感反映到音乐上,音乐的风格就会是安宁欢快的。反过来说,安宁欢快的音乐,也可以让人们的情绪稳定,情感谐和,起到调节社会气氛的作用。因此,音乐与政治相通,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移风易俗的功能。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情感在心中激荡,所以表现为各种声音。声音组合成曲调,就叫做音乐。所以,太平时代的音乐祥和欢乐,这是因为政治宽和的缘故;动乱时代的音乐充满了怨恨与愤怒,这是因为政治混乱的缘故;国家将亡时的音乐充满了悲哀忧思,这因为民众困苦不堪的缘故。音乐所反映出的道理,与一个国家的政治是相通的。)
试使知乐者,由今之器,寄古之声,去惉懘(zhānzhì)靡曼而归之中和雅正,则感人心、导和气,不曰治世之音乎?
(如果让一个通晓音乐的人,用现在的乐器演奏古代的音乐,除去其中滞涩不谐和纤弱柔美之音,回归适中、平和、高雅、纯正的风格,从而能感动人心、引导和谐风气,这不就是治世之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