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无用状态而实现的对生命的保全。出自《庄子》。“无用”是庄子(前369?-前286)提出的一种保全生命的处世态度。庄子认为,一个能力出众的人会被要求承担更多职责,因而也面临更多困难与危险。这会对身体和心灵造…
本义指人所行之路,引申而有三重含义:其一,指不同领域的事物所遵循的法则,如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称为天道,人事活动所遵循的规律称为人道;其二,指万事万物所遵循的普遍法则;其三,指事物的本原或本体,超越于有形…
“体用”有三种不同含义:其一,形体、实体为“体”,形体、实体的功能、作用为“用”。其二,事物的本体为“体”,本体的显现、运用为“用”。其三,行事、行为的根本原则为“体”,根本原则的具体施用为“用”。在“…
事物的本来状态,旨在与“人为”的意义相区别。哲学意义上的“自然”的概念,与常识性的“自然界”的概念不同。在日常语义中,“自然界”指人与社会之外的物质世界,这一领域是不受人为干扰的。但从哲学层面来看,人与…
“道”效法、顺应万物的自然状态。这一命题出自《老子》。“自然”指事物自主、自在的状态。“道”创造、生养万物,但“道”不会对万物发号施令,而是效法、顺应万物之“自然”。“道”与万物的关系,在政治哲学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