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指女性身材娇小、肌肉丰腴而身段柔软,后用于书画品评,指运笔丰肥、媚浮而骨力纤弱。“骨”即骨法,指笔势或结构上的清劲雄健;“肉”指线条的丰肥、妍媚无力或浓墨重彩。古人强调书画创作应有骨有肉、骨肉匀称,既不失妍美而又雄健有力。因此,“丰肉微骨”是差评,而“丰骨微肉”或“骨丰肉润”则各有千秋。这一术语从人物的鉴赏延伸到艺术作品鉴赏,体现了中国美学概念“近取诸身”的特点。
丰肉微骨,调以娱只。
(身材娇小而丰腴柔美的女人哪,舞姿和谐令人欢快轻松。)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笔力强的人,其作品的筋骨多清劲雄健;而笔力弱的人,其作品则是多浓墨。骨法鲜明雄健而着墨少的字叫做“筋书 ”,用墨浓重而不见骨法的字叫做“墨猪”。筋骨饱满有力的作品最高妙,筋骨少而无力属于很差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