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哲学 | 专辑:第六辑

世异事异(

代不同而处事之各异。出自《韩非子·五蠹》。韩非子(前280?-前233)认为,随着间的推移,社会情形发了各种变化。处事之也应根据新的情况做出相应调整,而不能简单地去模仿历上的做家之士多持有似的思想念。“世异事异”之说构了变维新的重要依据。

引例
1

世事变而行道异也。 (世事发变化处事的原也与过去不同。)

引例
2

古者文王处丰、镐(hào)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wàng)天下。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曰:世异事异。 (古周文王居处在丰、镐两地之间,土地方圆仅百里,施行仁义之政而安抚西戎部族,于是统一了天下。徐偃王居处在汉水东面,土地方圆五百里,施行仁义之政,割让土地而来朝觐的诸侯有三十六国,荆文王担心其危害自己,起兵讨伐徐国,于是消灭了它。由此来看,周文王行仁义之政而统一天下,徐偃王行仁义之政而丧失了国家,是仁义之政适用于古代而不适用于今日。此说:代不同而处事之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