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也称“六艺之学”,是围绕《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经典展开的学问,包含对经典的训诂注疏、义理阐释以及对文本传承、学派源流等问题的讨论。“经学”的核心是通过对经典义理的不断阐释,表达阐释者对生活世界的秩序与价值的根本理解。
及高皇帝诛项籍,引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弦歌之音不绝,岂非圣人遗化好学之国哉?于是诸儒始得修其经学,讲习大射乡饮之礼。叔孙通作汉礼仪,因为奉常,诸弟子共定者,咸为选首,然后喟然兴于学。
(等到汉高祖诛杀了项籍,率兵包围鲁国,鲁国的儒生们还在讲授、诵读、修习礼仪,弦歌的声音不断,难道不正是因圣人遗存的教化而好学的国度吗?自此儒生们才得以开始修习经学,讲习大射、乡饮酒的礼仪。叔孙通制定了汉代的礼仪,因此做了掌管宗庙礼仪的奉常,共同参与制定礼仪的弟子们,都成了被优先选拔的人,然后经学就迅速兴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