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哲学 | 专辑:第九辑

如来藏(

一切众都藏有的就觉悟的潜能。如来藏为觉悟的可能性提供了本体基础,且在相关经典中,一般认为一切众都有这种觉悟的潜能,它其实是被淹没的意本质。由于如来藏与阿赖耶一样清净圆满,提供了相似的解脱依据,混为一谈。魏晋至隋唐之间,“如来藏缘起”的念趋于显流,即将如来藏为真如门灭门,前者指寂静的本体,后者指阿赖耶的作用表象,用以解释性寂的本体何以有缘起灭的问题。

引例
1

如来藏,犹如岩树蜜,结使尘劳缠,如蜂守护。我为诸众方便说正,灭除烦恼蜂,开发如来藏 (众如来藏,就像岩树上的蜂蜜一般,被各种烦恼纠缠,仿佛有蜂守护。我为各,用各种巧计开示正,灭除蜜蜂般的烦恼,好去打开觉悟的宝藏。)

引例
2

本觉隐显为异:藏在染,名之隐;藏在果,名之显。非是先染,后随对治,为净也。《胜鬘(mán)》:隐为如来藏,显为。此之体义,非用义也。 (觉知的本性有隐显的差异:藏在染污的状态下,就是隐蔽的;在条件熟的情况下,就是显现的。并不是本身原来染污,然后通过对烦恼的对治,为了清净的本体。而《胜鬘》上说:隐蔽的状态称作如来藏,显现的状态就是。这里指向的是本体[本体没有染净之别,只有隐显状态之别],而不是功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