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文艺 | 专辑:第十二辑

精理为文,秀气成采(

)以精妙的道理写文章,以灵秀的气发为文采。“”,指文章的道理;“”,指作者的气、气质。先秦儒家将“”与“辞”相对,主张在尚“”的基础上方可尚“辞”。如果文章不重视“”,等于没有文章。南朝刘勰(465 ?—520 ?或 532 ?)继承了这个点,并进而认为精妙的道理构文章的内容,灵秀的气造就文章的文采。儒家能把“精理”与“秀气”完美结合,而能写就经典文章

引例
1

妙极知,睿哲惟宰。精理为文,秀气 (精妙到极致的是而知之的为他们拥有突出的聪明。他们以精妙的道理写文章,以灵秀的气发为文采。)

引例
2

秀气结象,孟氏之文章。今我讽遗文,思至其乡。 (清秀之气凝结为意象,这是孟浩然的作品。现在我吟咏他留下的诗文,思念其而来到他的家乡。)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