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死亡与生存取决于命运。“死生有命”一说出自《论语》,是孔子(前551—前479)的弟子子夏(前507—?)转述自己听闻的一种说法。“命”指人力不可抗拒的命运。古人认为,人的生存与死亡的时间,也即是生命的长短,非人力所能控制,而是由命运决定的。在将生死交付于命运的同时,儒家也主张坦然面对生死,并在自我可以掌控的生命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司马牛忧愁地说:“人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闻:死亡和生存取决于命运,富有和尊贵是由上天安排的。君子做事认真而不出差错,待人谦恭而合于礼,那么天下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兄弟。君子何必担心没有兄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