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要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发挥实际效用。“经世”即治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致用”即发挥实际效用。17世纪思想家顾炎武(1613—1682)、王夫之(1619—1692)、黄宗羲(1610—1695)、李颙(yóng,1627—1705)等人倡导学术研究要关注现实,通过解释古代典籍,阐发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以增进国家治理、民生安定、社会改良。这一思想强调知识的政治价值和知识分子的现实担当,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效、务实的思想特点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 (凡是与“六经”本旨、当世要务无关的文章,一概不作。)
学人贵识时务,《奏议》皆识一时之务者也。……道不虚谈,学贵实效。学而不足以开物成务,康济时艰,真拥衾之妇女耳,亦可羞已! (学者贵在通晓时务,《历代名臣奏议》中的文章都是通晓当时事务的。…… 道是不可以空谈的,学问贵在讲求实效。学问如果不足以揭示事物真相,确定处理事务的方法,有助于解救时局艰难,那不过是如同拥被自覆不能见人的妇女罢了,实在是可羞愧的呀!)
治理世事,救助百姓。“经世济民”的略语。“经世”即治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使之有条理;“济民”即帮助百姓,使之远离困境。“经济”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治学立世的目标和准则之所在,体现了他们学以致用、贡献国家、造…
以“道”拯救、帮助天下的人。“道”指道理、道义,也可以是某种学说、思想等;“济”即救助,使人免于困苦;“天下”指世间所有的人。“道济天下”包含两层意思:其一,“道”的价值有无、大小就是看它于天下人是否有益…
天下的兴盛与衰亡,即便是普通百姓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源于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1613—1682)所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天下”在古代多指天子统治或名义下的中国全部疆域,而顾炎武提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