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指对人伦日用之道的认知和体察,“行”指践行人伦日用之道。中国古代所讨论的“知行”,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外物的认知以及利用和改造外物的行为,而是针对人伦日用之道的体认与践行。人通过目见耳闻或心思感悟等不同方式实现“知”。对于“知”“行”的难易,或认为知难行易,或认为知易行难,或认为知难行亦难。而在“知”“行”关系上,有人主张知行合一,也有人认为知行有别。这些对“知行”的理解决定了不同的道德养成及人伦教化方式。
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 (并不是难在“知”,而是难在“行”。)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不听闻不如听闻,听闻不如亲眼见到,见到不如体认,体认不如践行,学问至于践行就达到极致了。)
对“知”“行”关系的一种认识。王阳明(1472 — 1529)基于心学“心外无理”的主张,提出了“知行合一”说。他认为,对人伦日用之道的体认与践行不能割裂,二者是一体的两面。心中有所“知”必然会付诸行动,“行”是…
对“知”“行”关系的一种认识。王夫之(1619 — 1692)等人在“知”“行”关系问题上提出了“行先知后”的主张。王夫之承认对人伦日用之道的体认与践行是相互关联的,但就先后而言,只有先“行”才能获得“知”。“行…
对“知”“行”关 系 的 一 种 认 识。 程 颐(1033—1107)、朱熹(1130—1200)等人在“知”“行”关系问题上主张“知先行后”。他们并不否认,对人伦日用之道的体认与践行是相互关联的,二者不可偏废。但若就先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