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着人与动物的身体需求与生命状态的气。“血气”是人天生所具有的,反映着血肉之躯对于外在物质的需求。“血气”的状态在人的各个生命阶段中是不同的,其盛衰反映着生命力的强弱。年轻时“血气”并不稳定,及至壮年则“血气”强盛,年老则“血气”衰弱。此外,不同人的“血气”强弱程度也有所差异。有的人“血气”刚强,有的则较为柔和。“血气”可以通过礼乐教化而加以改变。同时,“血气”也构成人的道德情感发生的基础。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血气不稳定,要戒备迷恋美色;等到壮年,血气旺盛,要戒备好勇斗狠;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备贪得无厌。”)
凡生乎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爱其类。
(凡是生于天地之间的人和物,只要有血气的就必然会有知觉,有知觉的没有不亲爱其同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