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库

TERMBASES

分类:
学科:哲学 | 专辑:第五辑

一以贯之(

用一个根本性的原贯通学问、行事的始终。贯:贯通,统摄。按照儒家的要求,立身处事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技能,遵守各种道德与礼的规范。而孔子(前551 — 前479)强调,这些看似繁复的知、技能与规范,贯穿着一个根本性的原。孔子引导学去认、把握这一原,并以此统摄学问、行事中的各种具体要求。后世学者对这一根本性的原究竟为何而有不同的解释,曾子(前505 — 前436)认为就是“忠恕”之道。

引例
1

子曰:“参(shēn)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 门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曾参呀!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根本性的原。”曾子说:“是。”孔子出去后,其他弟子问曾子:“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只是忠恕罢了。”)

引例
2

子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之者与(yú)?”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说:“端木赐,你以为我是个学了很多而又能够记得住的吗?”子贡回答说:“对啊,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用一个根本性的原来贯穿它们。”)